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hrbchezhiyu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hrbchezhiyu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hrbchezhiyu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hrbchezhiyu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江苏连云港:奋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海滨新港城_新闻资讯_贝博app安卓下载_平台客户端app
江苏连云港:奋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海滨新港城
  时间: 2024-11-28| 作者: 新闻资讯/span>

  

江苏连云港:奋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海滨新港城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江苏省“港产城”“山海岛”滨海特色风貌最富集的地区,素有“大圣故里·西游圣境——神奇浪漫之都”的美誉。近年来,连云港市(以下简称“连云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海滨新港城建设总体目标,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看重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个性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滨海特色、地域特征、连云港特点的城市发展路径,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连云港突出规划龙头地位,发挥其战略带动和刚性控制作用,科学谋划海滨城市建设“路线图”。

  优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集聚山海优势,科学编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设计,构筑“两绿七廊、三轴两片”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确定“一带一路”强支点、沿海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增长极、美丽宜居山海城市的功能定位。发挥城市辐射效应,构建海州、连云、赣榆、徐圩四个组团,形成“一湾、两脉、三核、四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细化城市设计。落实江苏省“1-1-20-X”滨海特色风貌空间结构,以“沿海标杆、打造最美海岸体验地”为目标,编制覆盖全域又突出“精华段”的《沿海特色风貌塑造总体设计》,构建由1条依海而荣蓝绿景观线条向海而生历史背景和文化线个临海而盛特色风貌区、若干个特色资源点构成的“1+1+7+X”沿海特色风貌体系。制定《滨海特色风貌建筑规划设计导则》,搭建详规、设计和方案“三座桥梁”逐项予以落实。

  坚持高位推动,建强组织架构,市县两级同步建立健全沿海特色风貌建设推进体系,定期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推动重点项目。强化问题导向,加强统筹调度、跟踪督导,完善协作分工、要素保障等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工作质效,合力推动海滨城市建设。

  连云港紧扣高标准、高品质,依托依山傍海资源禀赋,彰显城市魅力,提高城市品位。

  打造城市家具标准示范。将绿色、生态、宜居的理念融入城市家具建设,持续完善道路系统功能,注重人文关怀,着重融入山海风光和古城风韵底色,体现桅杆、海浪、花果山等设计元素,打造浓郁的海滨城市内涵风格。主城区城市家具标准化建设长度达700千米以上、建设覆盖率达80%以上,获评为全国首个中国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家具标准被列为国家行业标准。

  打造海滨特色街区样板。加强资源链接整合,突出片区打造提升,增强文化体验功能,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重塑连云老街等街区“山海石城”特色风貌。注重文化赋能,植入现代元素,引入与历史背景和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意,推出亲子、团建、文创等休闲旅游服务产品,由老石墙瓦房升级改造的宿城“八间房”民宿,获评“长三角最具网红特质民宿酒店”。

  打造海滨旅游岸线标杆。以海滨大道为主轴,以云台山风景区为绿心,有机串联沿线特色景观资源,全面打造“金沙碧海、港岛相拥”的蓝湾百里滨海特色。大力推进西连岛综合开发,连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连岛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海头、琴岛天籁、高公岛等海滨风情小镇建设,强化大竹园、留云岭村等传统村落保护,挖掘渔家文化遗产,唤醒“石头墙、红瓦房、左码头、右街巷”的历史记忆。

  连云港围绕住房、出行、休闲等痛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慢慢地加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加快改善居住品质。在江苏省率先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五年任务三年完成”行动,按照“保基础、促完善、后提升”要求,对老旧小区开展全覆盖改造,改造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两个小区被中央文明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美好家园”百个创建典型案例。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对接,全省率先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专项贷款,相关做法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宣传推广。

  持续改善出行环境。实施市区主次干道护栏智慧化改造,安装设备7000余套,建成的马路机器人可移动智慧护栏项目为全省首例,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纳入科技示范工程。借助潮汐机器人对拥堵路段自动变道,扩大拥堵路段车载流量。加大全市绿色新能源公交推广力度,先后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1100余辆,实现绿色公交各站点“全覆盖”。全市交通出行健康指数稳定在75%以上,居全国前列。

  精心改善休闲网络。建成滨海蓝湾绿道、山地生态绿道、滨河沿岸绿道等绿道66条353千米,新建运动活动场地130余处、健康步道521千米,主城区新增便民中心、休憩驿站等人文关怀站点近20座。健全绿色出行慢行系统,打造集临海、滨河、山体、岛屿和湿地等于一体的“一湾一环两带十二区”特色运动网络,建成“高颜值”自行车道近400千米。在绿色发展督查活动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对连云港相关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加强智慧管理。做强“城市大脑”,做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整合公安、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资源,加强对城市重要体征的实时掌握、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逐步实现市域治理一网统管。推动城市照明智慧化改造,实施市政设施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年均新增智能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完善网格化巡查机制,充分发动环卫工人、热心市民上报,更加及时高效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深化精细管理。聚焦燃气、内涝、地下管线等风险场景,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工程,提升韧性城市建设水平。制定具有海滨特色的户外广告、店招标牌等导则标准和专项规划,打造一批与碧海蓝天相呼应的“规范片区”“特色街区”。推进城市体检,有效治理违法建设、路面破损、积淹水、空中飞线等“城市病”。逐渐完备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体系,累计建设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小区25个、垃圾转运处理设施218座,建设城市污水管网 2000余千米。

  严格执法管理。探索形成以非接触、零口供、全流程记录为核心的“非诉案件办理”连云港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率先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有效破解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等难题,入选2023年国办典型案例。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统一全市城管系统执法语言、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全省首创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制度管规范、一个平台管流程”。

  连云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域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厚植绿色本底。将“生态肌理”植入“城市基因”,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统领,按照“补短板、填盲区、清空白”原则,新建一批城市山体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公园等专类公园,逐渐完备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满足市民“转角见绿、出门入园”美好愿景。截至2023年底,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绿化覆盖率达到43%,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平方米。

  实施生态修复。制定国内首部市级海滨湿地保护地方条例,先后开展蔷薇湖、月牙岛、和安湖等一批重点湿地修复工程,完成修复面积约210公顷。依托废弃采石宕口建设的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有力带动了周边旅游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月牙岛模式”成为省级示范,连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底,湿地总面积23.3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62.5%,位居全省沿海三市第一。

  壮大绿色经济。聚焦重点行业,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建设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建成投用南极磷虾产业园一期。强化碳纤维在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推动“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固碳”等海洋新能源与海洋碳汇产业融合发展。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向世界一流稳步迈进,2023年石化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医药创新力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千亿级“中华药港”加速崛起。

  连云港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战略东进、拥抱大海,高水平打造蓝湾百里、十里金沙、连岛明珠、连云新城,串联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最美海岸线,进一步彰显城市的海洋气质、开放气度、现代气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新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