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护栏用途分类
时间: 2025-06-28 03:53:50 | 作者: 按护栏用途分类
为扎实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祁连县公安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加强对校园周边重点区域、上放学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做到执法、服务同步到位,全力推进固定护学岗常态化,努力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强化“人防”基础,织密安全防护网。一是警力下沉,构建“1+N”护学体系。按照“一校一册”原则,在全县14所中小学(幼儿园)设立固定护学岗,因地制宜部署警力,形成“派出所+交警+巡特警”和“流动巡逻+固定点位”的公安护学模式,坚持高峰站岗,平峰巡线余人次,联合学校保安、教职工、家长组建“公安+校园+社会”护学队伍,重视校园周边人员、车辆、物品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置各类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降低校园安全风险隐患。二是联防联控,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安保人员集中培训2场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28场次,实现警校联动快速响应。三是责任包片,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局领导包片、所队长包校、民警包岗”三级责任制,将护学岗纳入日常警务督察范围,定期督察,下发督察通报1份,整改问题1处。
夯实“物防”保障,筑牢安全硬屏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对校园安防基础设施做全面检查,坚决堵塞安全漏洞,推动校园周边增设隔离护栏100米、拒马、升降金属柱50处,安装一键报警装置39台,实现重点部位全覆盖。二是优化交通环境。加大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校园周边上下学期间的道路管制、警力部署、道路巡查等措施,集中警力对学校周边的不按规定掉头、乱停乱放、行人、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三轮车违法载人等各类交通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大力查纠治理,确保校园周边道路通畅、校园旁边的环境良好。三是强化装备支撑。为护学岗执勤民辅警配备执法记录仪、肩灯、对讲机等执法执勤装备,逐步提升民辅警执勤规范化水平。
深化“技防”赋能,打造智慧护学模式。一是科技布防,构建全域监控网络。在全县39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门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全部接入公安视频应用平台,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二是智能预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常态化开展“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实战演练7场次,引导民警、保安、教职工进一步掌握校园突发安全事故处置流程,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动态巡查,强化远程监管效能。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12次,并通过视频巡查系统实时督导护学岗履职情况,实现涉校警情“点对点”快速响应。
为扎实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今年来,祁连县公安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加强对校园周边重点区域、上放学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做到执法、服务同步到位,全力推进固定护学岗常态化,努力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强化“人防”基础,织密安全防护网。一是警力下沉,构建“1+N”护学体系。按照“一校一册”原则,在全县14所中小学(幼儿园)设立固定护学岗,因地制宜部署警力,形成“派出所+交警+巡特警”和“流动巡逻+固定点位”的公安护学模式,坚持高峰站岗,平峰巡线余人次,联合学校保安、教职工、家长组建“公安+校园+社会”护学队伍,重视校园周边人员、车辆、物品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置各类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降低校园安全风险隐患。二是联防联控,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安保人员集中培训2场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28场次,实现警校联动快速响应。三是责任包片,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局领导包片、所队长包校、民警包岗”三级责任制,将护学岗纳入日常警务督察范围,定期督察,下发督察通报1份,整改问题1处。
夯实“物防”保障,筑牢安全硬屏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对校园安防基础设施做全面检查,坚决堵塞安全漏洞,推动校园周边增设隔离护栏100米、拒马、升降金属柱50处,安装一键报警装置39台,实现重点部位全覆盖。二是优化交通环境。加大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校园周边上下学期间的道路管制、警力部署、道路巡查等措施,集中警力对学校周边的不按规定掉头、乱停乱放、行人、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三轮车违法载人等各类交通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大力查纠治理,确保校园周边道路通畅、校园旁边的环境良好。三是强化装备支撑。为护学岗执勤民辅警配备执法记录仪、肩灯、对讲机等执法执勤装备,逐步提升民辅警执勤规范化水平。
深化“技防”赋能,打造智慧护学模式。一是科技布防,构建全域监控网络。在全县39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门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全部接入公安视频应用平台,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二是智能预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常态化开展“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实战演练7场次,引导民警、保安、教职工进一步掌握校园突发安全事故处置流程,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动态巡查,强化远程监管效能。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12次,并通过视频巡查系统实时督导护学岗履职情况,实现涉校警情“点对点”快速响应。